
在24世紀,人類花了150年在「火星」進行地球化改造工程。
冰層融解後,地表有90%以上被海洋覆蓋,火星便擁有了豐富的自然資源,成為人類適宜居住的星球。
因此火星就有了水之星球「AQUA」的稱呼。

火星與地球自轉時間相同為 24 小時,公轉則是地球兩倍,因此火星一年有24個月,時鐘則與地球相同以12小時制為基礎。
裏生日:火星(24個月)一年會過兩次生日。在真正的生日隔12個月(在地球過了一年)即所謂的裏生日。
範例:水星曆公元0075年=地球歷(A.D.)公元2301~2302年。

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比地球還要遠,原先氣候非常寒冷,夜晚會降至零度以下,透過人工的氣候控制裝置(浮島),將此種嚴苛環境改為適合人類居住狀態狀態。
太陽雨和炎熱的夏末氣候.都是在地球已無法體驗的珍貴氣候現象。

通過懸浮在空中的浮島裡內部的大鍋爐,由人工控制將大量的熱量釋放到大氣中,使氣候調節成人類可居住的溫度。
但因人工控制較為不穩定,因此偶爾還是會有氣候異常的現象出現。
交通工具是空中纜車,設有車站連接城市與浮島。島內還有小火車可以移動至浮島各處。
夏季可以在浮島上看到真正的煙火,因目前地球的煙火是使用雷射光製作的模擬影像呈現。


因為火星的重量比地球輕,因此「重力石」是在最初人們移民火星時,為了使火星的重力維持在1G,而開發而成的小石頭,其外表如糖果一般且顏色鮮豔, 但密度十分的大,需要通過地心周圍的管道大量的輸送來保持重力。
操控裝置的外觀與管風琴相似,操作時會隨著重力石的落下而發出美妙的音色。

地球(Manhome)上位於義大利的威尼斯早在21世紀前葉,因異常的潮汐(Acqua Alta)而沉沒水中。
因此人們在火星上重新打造出這座水都——新.威尼斯(NeoVenezia)。
其建築和氛圍皆以威尼斯為藍圖,並保留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傳統,深受觀光客喜愛。

鳳尾船(Gondola)是新.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交通工具,在地球(Manhome)上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。
最早能追溯至11世紀,在全盛時期船隻數量曾高達一萬艘,而如今在新.威尼斯的鳳尾船,則以用途區分,分為領航員專用、民間與其他行業使用。
其中,領航員專用的船隻又分為營業用及練習用。
營業用鳳尾船,又稱為「白船」,只有正式領航員才可以駕駛,船隻顏色統一漆成白色,上頭鑲嵌的裝飾,則依各公司代表色而有些許差異。
練習用鳳尾船,又稱為「黑船」,是見習與實習領航員使用的船隻,外觀與民間船隻相同。

在新.威尼斯中除了鳳尾船外,居民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包含了水上巴士(Vaporetto)與水上計程車(Water Taxi)。
水上巴士(Vaporetto)可乘載大量旅客,且擁有固定的航班,購買船票後即可搭乘,是個十分普遍及便利的交通工具。
水上計程車(Water Taxi)僅可搭載個位數旅客,內部裝飾華麗舒適,由旅客指定目的地,可節省旅客不少通勤時間。
翠綠之島則是穆拉諾島上近年來新創立的領航員公司,經營著水上巴士與計程車業務(船隻外觀與市區不相同)並兼具觀光導覽、送貨及船路救援等多元化服務,客源除了觀光客外,更偏向為新.威尼斯市民服務。

夜光石是位於火星(AQUA)的深海中的石頭。
石頭裡的螢光素在經過酵素作用而氧化分解後,會發出溫度極低的亮光,又被稱為「冷光」。
每當夏季,在新.威尼斯的聖.馬可廣場都會舉辦為期三天的夜光鈴市集供觀光客與市民購買。

穆拉諾島(Murano):其歷史悠久的傳統玻璃工藝聞名於世,又被稱為「玻璃島」,在15~16世紀時為歐洲玻璃的主要產地。
過去,威尼斯本島曾以玻璃產業會引起火災風險疑慮為由,將所有玻璃製造商強制搬遷至穆拉諾島上,並在之後玻璃產業興起時,為了避免技術外流,提升了玻璃製造者的社經地位,但禁止他們離開威尼斯。
島上建有穆拉諾玻璃博物館 (Museo del Vetro),裡面展示著數世紀的玻璃歷史及藝術品。
布拉諾島(Burano):島上坐落著漁村,蕾絲紡織是其特色產業,又被稱為「彩色島」和「蕾絲島」。據說,島上的人們在房屋外牆上塗上繽紛的色彩,是為了讓出海捕魚的漁民能在濃霧中找到回家的路。

在英格蘭、蘇格蘭和愛爾蘭傳說中的貓國國王。其名字中的「Sith」在蘇格蘭蓋爾語中意指妖精。
傳聞中的國王,雙足站立,喜歡在黑暗的地方出沒,體型比一般貓咪大上好幾倍。
貓咪聚會(Cat's Meeting):
貓國王會定期召集全國的貓參加的集會,地點大多在早已廢棄的殖民設施裡舉行,集會開始後,這些廢墟就成了貓的世界,人類不可擅自闖入。
繪師:rabbitpufff
